陈幸同早田希娜争锋乒坛,拼劲十足,观众心潮澎湃
111
2025-08-22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曾经幻想着只要低头认输,就能顺利融入西方体制。可实际上,结局怎么样呢?
北约一圈圈向东伸展开来,把它的战略空间一寸寸压缩,经济制裁又让它元气大伤,曾经的超级大国变成了“资源出口国”。
如今,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手段差不多都是一样的,贸易摩擦、科技较量、军事挑衅轮番而至。
得搞清楚啊,俄罗斯的失误,绝对不能在咱们这儿再出现!
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里,咱们得保持头脑清楚,从俄罗斯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教益。
战略自主权跟发展主动权这两块儿,缺一不可。只有紧紧抓住它们,才能在中美角逐中稳住脚跟,迎向胜利的方向。
苏联一散,俄罗斯那会儿挺想巴结西方,还想加入北约呢。可美国不干,说啥也不同意,反倒在推东北扩,把北约的范围越搞越大。
波兰、匈牙利、捷克哪些国家相继加入北约,到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也正式成了北约的一员,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区域被压得死死的,几乎没有退路了。
这样一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受到很大威胁,只能通过军事手段来应对乌克兰的危机,真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经济方面,俄罗斯过于依赖能源出口,能源带来的收入占到外汇收入的60%以上。
这样单一的结构,让俄罗斯在面对西方制裁时毫无抵挡之力。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全面施压,俄罗斯经济一下子倒退了二十年。
更糟的是,它一直靠进口搞高科技,一旦被制裁,芯片和精密设备全都断供,军工和民用工业都受到了巨大打击。
在苏联解体之前,西方利用文化影响和舆论战的方式,把他们的价值观传给了苏联。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新思维”改革,实际上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让西方的思想像洪水一样涌了进来。
那会儿,苏联的社会价值观搞得一团乱,民族认同的问题也越发严重,最终整个国家都崩溃了。
俄罗斯一搞独立,情况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好,社会内部的裂痕依旧挺大,基本的国家认同感都难以统一。
看到中国崛起,美利坚就用尽各种办法来遏制,从经济、科技到军事,再到舆论战,全方位地施加压力。
在2018年,美国针对中国展开了贸易战,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货品都加了关税。
此后,科技战一发不可收拾,华为、中兴这些企业都被列入实体清单,芯片供应被切断,技术封锁也接连而至,目的就是想断绝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脊梁。
到了2025年,特朗普政府把关税涨到145%,试图用经济压力逼中国妥协。
在军事方面,美国推动“印太战略”,拉拢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组成“四方安全对话”,靠拢这几个国家。
在南海、台海频繁进行军演,部署航母和导弹防御系统,形成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
他们还在亚太地区忙着扩充军事基地,似乎是想打造个“对华包围圈”啦。
其实呢,美国一直在用社交平台、非政府组织、电影电视剧等方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传播那些西方的价值观念,还不断抹黑咱们国家的形象。
在网络上,有些人在散布假消息,抹黑中国的经济,还挑起社会矛盾。这种“温水煮青蛙”般的渗透,比起军事威胁来得更让人担忧。
面对美国的封锁压制,中国没有退缩,而是凭着坚决的战略定性,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贸易谈判中,中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绝不答应做“城下之盟”。关于台海问题,明确划定底线,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动。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积极引领国际关注的焦点。
在国际舞台上抢占主动,截至202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首次超过了一半,这也是战略自主最直观的证明。
在军事方面,中国不追求军事竞赛,但必须保持足够的威慑力。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陆续服役,东风-41洲际导弹可以覆盖全球范围,高超音速武器让对手难以应对。
这些不是为了开战,而是让美国知道中国不好惹,动手之前得先考虑清楚后果。2022年,中国的国防开支按合理的比率增长,花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关键处。
在经济这块儿,中国早就明白不能照俄罗斯的老路走。这些年,我们拼尽全力推产业升级,从低端制造转向高端创新,效果还是挺明显的。
华为遇到技术封锁之后,硬是研发出了鸿蒙系统和麒麟芯片;中芯国际在28纳米芯片这块儿也取得了突破,预计到2025年,芯片自给率能达到35%。
在新能源这块儿,表现得尤为出色,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的出口量登顶全球,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名号传遍四方。这些成就可不是碰巧,而是咬紧牙关奋勇拼搏来的。
内循环逐渐走稳,越来越牢靠。14亿人口的大市场,光靠国内消费就能支撑起大半个经济体。到了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概能达到55万亿元,这也正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同时,我们也在提防西方资本暗中使点小动作。俄罗斯当年国企被低价卖掉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所以中国对关键行业里的外资进入设了很多限制,绝对不能让国家资产白白流失。
国际上,美国打算孤立中国,可我们偏偏要把自己的朋友圈撑得更大一些。非洲、拉美、东南亚,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好伙伴,咱们一直在努力扩大合作范围。
在WTO等国际组织里面,中国不再保持沉默,面对美国想要撤销我们发展中国家身份的打算,我们和印度、巴西等国一道坚决抵制,到了2025年,硬是让美国的提案没戏了。
要想跟上,软实力也是得拼的。孔子学院建了五百多家,《流浪地球》这些电影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的故事。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咱们心里清楚差距还在,咱们还得继续努力。
俄罗斯的教训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战略定力不足,时而幻想着西方,时而又硬碰硬,始终没能找到那个合适的平衡点。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模仿西方的制度,结果经济一塌糊涂,社会状况更是一团乱。直到如今,高科技方面还得看西方的脸色,2024年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量下降了34%,也是个明显的例子。
中国可不一样,我们走自己的路,清楚明白什么才最适合自己。
咱们的优势可不是吹的,俄罗斯想抄也抄不来。全产业链体系搞得妥妥的,联合国产业分类里的各个门类全都有;十四亿人大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扎根在每个人心里。
拥有五千年不断传承的文明底蕴,咱们心里可是有底的自信。反观俄罗斯,一度竟然还打算否认自己的历史,结果呢,人心都散了。
看起来挺厉害的美国,其实问题不少。军费花掉全球的40%,但制造业在GDP里的比重才只有8.4%,这不平衡的局面迟早得出麻烦。
他们想着用霸权来压垮咱中国,可是忘了中国可不是苏联,更不是俄罗斯。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正面较量。
到2025年,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份额预计会超过30%,“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RCEP的贸易额占全球的32%左右。种种迹象表明,大家都更倾向于相信,和平发展才是大家心底的共同愿望。
俄罗斯的失误,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中美之间的摩擦越激烈,我们就越得紧紧抓住战略自主权和发展主动权这两件事,不能放松。
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自己说了算,核心技术都得握在手里,经济基础得打得稳稳的。只要做到这些,谁都阻挡不了咱中国向前的步伐。
时间会证明,靠妥协打算存活的国家,最终就只能变成别人踩在脚下的垫脚石。而咱中国,注定要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宽广大道。不管谁在施压,我们都绝不会动摇自己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