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即理——你的内心就是最高法则

112 2025-08-12 10:27

有人说,你的潜意识在操控你的人生,你却称之为命运。

我深以为然。

如很多时候,你以为是自己在做选择,但实际上却不是,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所以,在人这一生当中,如何把选择的权力找回来,其实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

那么,人应当如何把选择权力夺回来呢?

王阳明的答案是——心即理。

简单的说,就是你的内心,就是最高法则。

事实上,这其实正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所顿悟的内容,即: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毫不夸张的说,王阳明的这一见地,不亚于发动一场思想上的“独立战争”,直接宣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六个字,实际上就是阳明心学创立的起始,也是最颠覆、最霸道的一条法则——心即理。

所谓“心即理”,大意是说,宇宙间最高的“理”,无论是原则还是规律,抑或是真理,既不在别处,也不在圣贤书里或者大师们的语录当中,更不在任何外部权威那里,而在于你自己的心里。

而这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

要知道,当时可是程朱理学的天下,如朱熹就说, “理”在事事物物之中,你要“格物致知”,就是要一件一件地去研究天下万物,穷尽它们的道理,才能成圣。

但是,王阳明却用亲身经历证明,朱熹的这一套根本行不通。

相传王阳明在年轻的时候,就和一位叫钱氏的朋友,立志要“格”尽天下之理。

他们决定从最简单的开始——格院子里的竹子。

两个人对着竹子,从早到晚,不吃不喝,苦苦思索竹子的“理”到底是什么。

结果,朋友只“格”了三天,就病倒了。

王阳明则在“格”了七天七夜之后,也大病一场。

这一次的惨败,让王阳明彻底明白了“向外求理”是一条死路,继而开始渐渐明白——真正的“理”,必须向内求。

这在多年以后,可以从那个著名的公案“岩中花树”当中,得到印证。

有一次,王阳明跟朋友到南镇游玩,其中一位朋友指着山岩中的一棵花树问他:“先生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这棵花树在深山里自开自落,跟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王阳明看来,花的存在,当然是客观的,这没有错。但花的“颜色”、花的“美”、花对于“你”的意义,则是在你“看”它的那一刻,才被激活的。

而你的心,才是那个点亮万事万物的开关。若是没有你的心,那么宇宙虽大,但于你而言,不过是一片死寂。

这就是心即理的法则——它告诉你,你不需要知道所有事,你不需要追逐所有热点,更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标准里。你真正需要的,是回到你的内心,找到那个“纯乎天理之极”的本体。

当你可以找到了这个内在的“定盘针”,那么无论外界的风浪有多大,它也掀不翻你的船。

因为你的心里,才是最高的法则。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其实正是我们为什么讲你的内心就是最高法则的真正原因,亦是王阳明讲“心即理”所诠释的深意。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史记》《王守仁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

下一篇:聂荣臻晚年回忆:毛主席曾对“百团大战”的宣传很不满意
上一篇:补水保湿面膜品牌排行榜10强,评测出最佳选择与特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