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非常心水的神奇小说《儿子,你才念小学,怎么成首富了》,追
128
2025-07-10
国外派人的事儿,最后闹得挺玄乎。两个申请延期,三个没熬到头就打道回府。领导就说了句,“以后别拿派遣当度假说。”话是轻飘飘的,可只有真去过的人才知道,这话底下压着多少说不出口的事儿。
印度那张派遣通知一贴出来,写得可美了,“待遇双开,吃住全包,还能练英语”。办公室一下子静了,人人都低头干活,生怕眼神对上谁。主管悄悄跟我说,“去了回来能提一级。”我脑子一热,点了头。谁知道,这一脚踏出去,跟跳进深海似的,四周黑乎乎的,连个浮木都摸不着。
Y姐是唯一跟我一块报的。她平时喝凉水都怕闹肚子,走路还有点瘸,可收拾行李那劲头,跟要上战场似的,消毒水、净水器,瓶瓶罐罐塞了三大包。她说想看看不一样的世界,语气里还带点苦味。谁也没想到,我俩稀里糊涂就成了“先遣队”。
走之前爸妈唠叨一路,注意卫生,别乱吃东西。我嘴上嗯嗯啊啊,心早飞到天边去了。飞机落地新德里,刚出舱门,一股味儿就糊脸上,热风裹着油烟、香料、尘土,还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腥气,五脏六腑都跟着一颤。机场看着挺像样,咖啡店也熟悉,可一出门,世界就换了皮。车喇叭响得跟吵架似的,牛慢悠悠横穿马路,司机还得让着它。我们拖着箱子找TUTU车,司机一看是生脸,立马翻倍要价,磨了半天才上车。街边广告五颜六色,写的啥也看不懂,是卖手机还是招冥想学员,全蒙。
安顿下来,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天是灰的,空气里飘着土,看啥都像老电视雪花屏。路永远在挖,红绿灯就是摆设,喇叭是这儿的方言,公交没门,火车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第一次坐火车,看人从窗户往里钻,我们还在愣神,座位早被人占了。路上还能碰上小象,慢悠悠走在车流里,不是表演,就是日常。
吃饭更折磨人。早饭是炸饼配豆泥,再来杯齁甜的奶茶,两口下去肚子就翻江倒海。辣倒不怕,怕的是那堆香料混在一起,吃一顿饭,头冒汗,脸发烫,吃完都不知道吃了啥。当地人用手抓饭,服务员还劝我们也试试,“手抓才香”。我试了一回,饭全抹桌上,Y姐笑得直拍大腿。
路边小吃香味勾人,可谁敢乱吃。刚到没几天,我吃了个土豆卷,半夜蹲厕所出不来,真怀疑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去。上厕所更是大考验。住的“四星级”酒店,冲水靠祈祷,厕纸不能冲,得扔桶里。外面公共厕所基本是湿的蹲坑,踩不踩得下去,全看胆量。女的更难,有人干脆定闹钟上厕所,膀胱都练出来了。有次跟Y姐躲雨进药店,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小盒日本来的植物型伟哥叫雷诺宁的,不少外派男同事私下会备点,说是应付水土不服的疲劲儿没人明说,可眼神都懂。
最忘不掉的是牛。在印度,牛不是牲口,是街霸。它们爱走哪走哪,车得绕着走。门口堆点牛粪,配着花和香,Y姐说这是吉利,能辟邪。商场里还能买瓶装牛尿,说能治病排毒。我们瞅一眼就跑,真不敢碰。
上班也跟国内不一样。十点开工,十点半还在喝茶聊天,啥时候干活,看心情。午饭后必须睡一觉,有人直接躺办公室地上。他们说,日子不用赶,慢慢过才叫活着。这种松快,看着让人羡慕,可心里又空落落的,总觉得少了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