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承认,引爆俄乌冲突,是为得到十几万亿东西,不许中俄如愿

134 2025-07-26 02:35

基辅独立广场的硝烟尚未散尽,林赛·格雷厄姆的皮鞋已踏进总统办公室。

他拍着泽连斯基的肩膀,指向窗外焦黑的土地:“这里埋着10万亿美元的未来,美国人会帮你们挖出来!”

乌克兰翻译官的手微微发抖,将这句话转化为外交辞令时,刻意删掉了“战利品”三个字。

设立重建投资基金,乌方上缴未来政府所有自然资源收入的50%,美方提供长期财政支持。

协议未限定57类矿产,且未提及“新矿开采权收入的50%注入基金”,而是政府资源收入的分配

而基金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手中。

英国《金融时报》挖出未公开条款:美方技术人员可自由进入顿巴斯战区勘探,乌军需提供“武装护航”。

泽连斯基的抵抗曾让白宫震怒。

2月28日的争吵中,特朗普当面摔碎茶杯:“要么签字,要么看着乌克兰军队断粮!”

五角大楼同步暂停了运往敖德萨的“爱国者”导弹专列。

地缘阴谋:格雷厄姆的“中俄隔离墙”

“绝不能让普京和中国碰到这些矿产!”格雷厄姆在基辅的闭门会议上反复强调。

这句话暴露了美国的核心焦虑:乌克兰的钛储量占欧洲70%,而全球90%的F-35战机依赖钛合金部件。

若乌克兰矿源被中俄掌控,核博弈天平将彻底倾斜。

普京的回应充满讽刺:“我们西伯利亚的稀土,比乌克兰全境多三倍。”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随即公布数据:2024年俄稀土产量增长17%,足够支撑百年需求。

中国则加速开发江西离子型稀土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对乌克兰矿产进口量归零。

美国的地缘算计遭遇双重打脸:

一边是俄中自有资源充足,一边是乌克兰高价值矿藏70%位于俄控顿巴斯。

乌议员德米特鲁克在议会咆哮:“我们正在抵押一片根本不存在的土地!”

战场绞肉机:资源坐标下的血色地图

顿涅茨克郊外的焦土上,乌军第93旅士兵用粉笔在坦克残骸画下箭头:“钛矿向西2公里”。

这里的地下埋藏着全球11%的铌钽矿,是制造洲际导弹的核心材料。

俄军“瓦格纳”突击队为控制矿区,三个月内阵亡3400人,相当于太平洋战争硫磺岛战役美军死亡总数。

格雷厄姆的“免战论”沦为黑色幽默:“美国人的血很珍贵,但乌克兰人的命可以折算。”

五角大楼的卫星图显示:2024年乌军阵亡者中,63%来自矿产富集的顿巴斯、扎波罗热两州。

而美军承包商哈里伯顿公司已获得克里沃罗格铁矿的优先勘探权,该矿价值评估达800亿美元。

最荒诞的交易发生在黑市。

顿巴斯民兵组织“东方营”向路透社爆料:他们用三公斤未提炼稀土矿石,就能换到一套美制“标枪”反坦克导弹。

这些沾着泥的矿石最终流向德州冶炼厂,加工后用于F-35战机的引擎叶片。

殖民契约:比《凡尔赛和约》更苛刻的枷锁

协议第四条特意加粗“无债务负担”,却藏匿关键陷阱。

美国要求乌克兰未来所有矿产贷款,必须通过摩根大通等美资银行担保。

这意味着每笔融资都将被抽取15%以上的服务费,世界银行评估此为“史上最高融资成本”。

税收条款更显霸道:美资企业在乌采矿业享永久免税权。

而乌克兰本土矿业公司利润税率高达28%,导致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三家国有矿企被迫破产。

乌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辩称“这是吸引外资的必要牺牲”,其子却被曝持有美国绿卡。

真正的杀手锏是“技术封锁”。

协议规定美方可随时中止关键技术转让,包括稀土提纯的离子吸附工艺。

乌克兰地质局报告哀叹:若无法获得提炼技术,出口原矿的价值仅有精炼矿的3%。

焦土上的傀儡戏:泽连斯基的绝望豪赌

7月14日,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将国内最大锂矿佩雷金斯基的勘探权授予美国雅保公司。

签字笔落下的瞬间,基辅独立广场响起爆炸声,俄军“匕首”导弹击中能源部大楼。

幕僚长叶尔马克低声提醒:“那里存放着全国矿藏分布图。”

美国提供的“防空保护”姗姗来迟。

首批“爱国者”系统部署在利沃夫,远离东部矿区,却紧邻通往波兰的输气管。

乌军情报显示,俄军无人机群正有意识地绕开矿产区轰炸,仿佛在守护“共同财产”。

当格雷厄姆在国会举起乌克兰钛矿石样本时,顿涅茨克矿工正用铁镐对抗温压弹。

矿洞深处刻着两行模糊的标语:“我们的土地,他们的矿产。”

而万里之外的华尔街,高盛已推出“乌克兰稀土期货”,首日交易额突破90亿美元。

下一篇:以色列,不能招惹他人,偏偏招惹中国!
上一篇:如何让头发变得柔顺不毛躁?「发香迷住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