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波斩浪,奋“泳”争先,阳光 8 点省中运游泳比赛精彩速递!
62
2025-08-03
2025年中国大学排名榜单近日揭晓,吉林省高校格局呈现新变化。除稳居全国26位的吉林大学、位列58名的东北师范大学两大传统强校外,东北电力大学以138名稳居省属院校榜首,吉林农业大学(179名)、长春理工大学(212名)等特色院校表现亮眼。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延边大学排名出现明显波动,较上年下降十余位,引发教育界对区域高校发展的深度思考。
吉林大学以全国第26名的佳绩蝉联省内冠军,其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定位彰显雄厚实力。作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吉大在化学、材料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车辆工程学科更是连续八年蝉联软科世界第一。学校近年新建的"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正推动科研成果向千亿级产业链转化。其面向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构建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东北师范大学以全国58名稳居师范类院校第一梯队,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的称号印证着"人民教师的摇篮"的非凡底蕴。学校在基础教育研究领域持续领跑,其研发的"深度学习课堂评价系统"已覆盖全国3.2万所中小学。特别在冰雪教育领域,首创的"寒地教育学"交叉学科培育出冬奥会金牌教练团队,研发的仿真冰场技术专利转化金额突破亿元。作为教育部直属六大师范院校中唯一的东北高校,其每年为东北三省输送的基础教育人才占总量的43%。
延边大学此次跌至231名引发热议。这所坐落在中朝俄边境的双一流高校,虽拥有外国语言文学等优势学科,却面临着地域劣势与资源分配的双重考验。其朝鲜语专业录取分数线连续三年低于省属重点院校平均线,朝韩协同创新中心年度科研经费仅相当于吉大同类平台的1/5。值得关注的是,该校借助"东北亚跨境电子商务"特色项目,正尝试打通"冰上丝绸之路"人才通道,首届定向培养的跨境电商专员签约率达97%,或将成为扭转局面的突破口。
在省属院校梯队中,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专业持续保持全国前五,东北电力大学的能源电力学科群就业率连续十二年达到100%。吉林农业大学依托黑土地保护项目,搭建起覆盖38个县市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吉林财经大学依托自贸区建成的数智财税研究院,其开发的RCEP税收服务模型被财政部采纳推广。省教育厅最新数据显示,吉林省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较五年前增长240%,技术转让收入位列东北三省首位。
这份充满变量的榜单既展现了吉林高教的独特优势,也暴露出发展不均衡的深层课题。随着新一轮"振兴东北高校计划"的实施,如何激活高校集群的创新势能,将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