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北京位列最热门目的地和客源地之一
139
2025-09-01
一家普通卤味摊,短短几个月卖出近百万元卤味,看似红火的生意背后,藏着让人不寒而栗的“猫腻”——摊主为让顾客“吃了还想吃”,竟将400片复方甘草片研磨成粉加进卤汤,最终食品检出吗啡成分,摊主被依法带走。这起发生在福建漳州的案件,撕开了个别经营者为逐利突破法律与道德底线的真相。
涉事男子在当地经营卤味摊,主打产品是卤大肠。正常情况下,卤味生意要靠口味、新鲜度和口碑吸引回头客,但他却不想走“慢功夫”的路。为快速提升“复购率”,他把主意打到了复方甘草片上——这种药品含有吗啡、可待因等成分,能让人产生依赖感。在他看来,只要让顾客对卤味产生“瘾性”,生意就能一直“火”下去。
于是,他购入400片复方甘草片,将其全部研磨成细粉,悄悄加入卤大肠的卤汤中。从经济角度看,这种做法确实让他短期获利颇丰:依赖感催生出稳定的客源,几个月内营业额就冲到了近百万元。但他忽略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复方甘草片作为药品,严禁在食品中添加,这是明确的法律红线;二是吗啡等成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长期食用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他的行为本质上是用消费者的健康换自己的利润,与“投毒”没有本质区别。
生活中,不少人可能有过类似体验:有些烧烤、米线或卤味,会让人莫名“惦记”,隔几天就特别想吃。从市场规律来看,正常食品的“吸引力”来自食材本身的风味和烹饪手艺,而若出现“非吃不可”的依赖感,就可能存在异常。好在漳州这起案件查处及时,目前尚未发现消费者因食用该卤味引发疾病的情况;倘若查处滞后,一旦有人因长期食用含吗啡的卤味出现健康损伤,不仅消费者要承受痛苦,摊主面临的法律惩罚也会更重。
从经营逻辑来讲,卤味这类民生小吃,核心竞争力本就在于货真价实——新鲜的食材、地道的卤料、卫生的制作,这些才是留住顾客、实现长期盈利的根本。涉事摊主看似“聪明”地找到了“捷径”,实则是在透支市场信任,也断送了自己的经营之路。
这起事件对市场参与者是双重警示:对经营者而言,诚信是最低成本的经营策略,任何试图通过违规添加、损害消费者权益来获利的行为,最终都会被法律制裁,付出远超短期收益的代价;对消费者而言,面对“越吃越想吃”的异常食品时,要多一份警惕,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既是保护自己,也是维护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