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球072期历史同期号码全汇总
77
2025-07-02
我1980年从地方大学毕业,随后就参军入伍了。打从走进军营那天起,那个绿色的军用背包,就成了很多战士离不开的伙伴。当过兵的人都清楚,新兵进来要学的东西很多:队列怎么走,内务怎么整,体能怎么练,还有各种各样的口令。我在部队待了21年,最后是副团职转业的。不少人可能会想,那你打背包这种基本功,肯定熟练得很,不在话下。可实际情况是,从我到部队开始,自己一次紧急集合都没参加过,背包也不会打,内务条例里那些规定,更是稀里糊涂的。因为我属于大学生入伍,训练强度跟普通战士完全不一样,我当时的集训就五天。部队的干部觉得我们是技术干部,反正也不用到一线带兵,要求就没那么严。
也正是他们这种宽松,让我连军人最基本的一些技能和素养都没掌握。这个短板,后来让我实实在在地吃了苦头,前后出了三次挺丢人的“洋相”。第一次出洋相:那是八十年代初,组织上派我去江西接新兵。任务完成后,我们三个接兵干部带着一百多个新兵坐车回部队,这一路上得走四天。到了第二天中午,车上几个新兵起哄,非要我这个干部做个示范,教他们怎么打背包。我推了好几次,最后还是被大家推到了前面。我站在那儿,脸涨得通红,完全不知道从哪下手。就在这尴尬的时候,同行的张连长帮我解了围。他说:“这点小事哪用得着领导动手?我来给大家打个样!”
说完,他立刻蹲下身,动作麻利,一分钟不到,一个背包就打得结结实实、漂漂亮亮地摆在那里了。他还给新兵们讲解:“打背包有窍门,背包带要这么翻、那么转,交叉着来,‘三横两竖’,又快又牢靠。” 他补充说,这方法看着简单,却是以前打仗时总结出来的经验。要不是张连长及时帮忙,那次我肯定要当众出个大丑了。第二次出洋相:我服役的地方在云南昆明郊区。有一次我请假上街,路上碰到了几个纠察队员。其中一个队员看到我,板着脸对我说:“你是个军人,要注意点军容风纪,别给部队丢脸!”我当时也没多想,顺口就回了一句不太合适的话:“我穿成啥样,关你什么事?”结果那人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了证件,我这才知道他们就是专门负责纠察的。他们的任务,就是检查纠正现役军人违反军纪、军容不整的行为,还要管军用车辆的使用。我居然把他当成一个爱管闲事的老兵了。他看我态度不好,就叫来另一个队员,要把我带到纠察队去学习。一看他们要动真格的,我赶紧服软认错,费了好一番口舌,才算是脱了身。第三次出洋相:1995年,空军某部出了一起严重的飞行事故。当时两架飞机一起训练,一架安全返回了,另一架突然从雷达屏幕上消失,怎么也联系不上。最后的调查结果是,那架飞机在飞行中出了事,坠入了滇池……后来,飞机和飞行员都没能找到。
事故发生后,上级要求各单位深刻吸取教训。我们军区医院上上下下都进行了大整顿。也真是巧了,整顿期间,负责我们这块的领导正好在外地出差。偏偏这个时候,上级派了干部来检查工作。当时在场的干部里我职务最高,只好硬着头皮,把大家简单集合起来,由我向检查的领导汇报情况。那一次,我真是把脸丢尽了。在那么多双眼睛注视下,我既不懂队列的规矩,也不知道喊什么口令,连怎么报告都搞不清楚,站在那儿手足无措,尴尬到了极点。幸好来检查的领导没有深究,他只是沉着脸对我说:“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下不为例!”领导的话让我脸上火辣辣的,心里特别羞愧。从那以后,我自己下了功夫,专门去学习内务条令和队列训练方面的知识,总算慢慢把这块短板给补上了。这三次出洋相的经历,就像几盆冷水浇在头上,让我彻底清醒了:部队就是一所特殊的大学校。哪怕你不在战斗部队带兵,作为一名军人,那些最基础的常识和规矩,是无论如何都必须掌握、必须牢记的。这些看似简单的条令和技能,是军人身份的基本标识,更是融入这支队伍不可或缺的通行证。它们无关职位高低,只关乎你是否真正具备了军人的底色。
#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