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泰检测风机动平衡服务—专业校正,精准定价,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115
2025-07-30
说真的,这事儿有点意思。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刚宣布1月28号要跟咱们在瑞典坐下来谈第三轮贸易问题,结果当天晚上,咱们这边就突然宣布暂停对杜邦中国的反垄断调查。
你说这是巧合?我反正是不信的。
这时间点,也太“巧”了吧
咱们先理理时间线。今年4月份,市场监管总局突然对杜邦中国动手了,说人家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事儿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就在美国宣布要对咱们加征34%关税的两天后。
当时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这明摆着就是咱们的“回击”嘛。你加关税,我查你的企业,来而不往非礼也。
可现在呢?眼看着要谈判了,咱们突然说“算了,先停停”。杜邦的股价立马就涨了2%,华尔街那帮人乐坏了。
杜邦到底有多重要?
可能有人要问了,杜邦不就是个化工公司吗,至于这么重视?
兄弟,你这就不懂了。杜邦可不是一般的化工公司,人家在光刻胶、芳纶这些“卡脖子”技术上那是相当厉害的。特别是芳纶这玩意儿,你知道用在哪儿吗?F-35战机的装甲材料!
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给杜邦贡献了全球营收的19%。这个比例可不小,相当于杜邦每赚5块钱,就有1块钱是从咱们这儿来的。
要是真的对华彻底脱钩,成本得飙升30%。你想想,美国军工那帮人会答应吗?
这招棋下得挺妙
坦白说,咱们这次的操作确实挺有水平的。
第一,时间点选得特别好。就在贝森特宣布谈判消息的当天晚上,咱们就放出这个消息。这不是在告诉美国人“我们有诚意”吗?
第二,用词很讲究。注意了,咱们说的是“暂停”,不是“终止”。这两个字的区别可大了去了。暂停意思就是说,我可以随时重新开始,这事儿还没完呢。
第三,这招既给了美国人台阶下,也给自己留了后路。如果谈判谈崩了,咱们随时可以重新启动调查。进可攻,退可守,这就是高明之处。
美国人心里门儿清
别看美国人嘴上说得厉害,什么要对咱们买俄罗斯石油征收100%的次级关税,什么指责咱们的商品“淹没全球市场”,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
你想啊,如果真的跟咱们彻底脱钩,受伤的不光是咱们,美国企业也得跟着遭殃。杜邦就是个典型例子,人家在中国的业务那么大,真要是闹僵了,损失可不小。
而且,咱们这次暂停调查,实际上是在提醒美国人:“哥们,要谈就好好谈,别净整些有的没的。”
俄伊石油这事儿,有点扯
说到这儿,我得说说美国人这次的一个“迷之操作”。据说他们要在瑞典的谈判中提起咱们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事儿。
老实讲,这事儿我觉得挺扯的。中美谈判就是中美谈判,干嘛非要把俄罗斯拉进来当挡箭牌?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咱们买美国石油这事儿,不是不能谈,可你拿俄罗斯说事儿,这就有点过分了。万一因为这个问题谈崩了,美国人哭都来不及。
暂停不等于结束
有人可能觉得,咱们这次暂停调查是不是“软”了?
我觉得这么想就太天真了。这次调查即使暂停了,也已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一方面,杜邦现在正在主动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剥离一些业务。这说明人家已经感受到压力了。
另一方面,这件事也加速了咱们国产替代的进程。一些本土企业趁机加大研发投入,争取早日实现技术突破。
所以说,暂停调查既保障了咱们半导体、新能源产业的供应链安全,又给国内企业争取了宝贵的追赶时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谈判桌上见真章
现在的关键是看1月28号、29号在瑞典的这场谈判怎么谈了。
美方的关税缓和期8月12号就到期了,双方这次见面,主要就是要讨论延长这个期限,顺便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合作的可能性。
从咱们暂停杜邦调查这个动作来看,诚意是有的。可美国人要是不识趣,非要在俄伊石油问题上纠缠不清,那这场谈判估计也谈不出什么结果来。
技术与合作的平衡术
说到底,这整件事反映的是咱们在技术自主和开放合作之间寻求平衡的智慧。
一方面,咱们确实需要一些关键技术,特别是在半导体、新能源这些领域,暂时还离不开国外的技术和设备。
另一方面,咱们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必须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杜邦这件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既要合作,也要有底线。
这招“暂停键”用得妙
回过头来看,咱们这次按下的“暂停键”确实用得挺妙的。
既展现了谈判的诚意,又保留了必要的筹码;既缓解了当前的紧张局势,又为未来留下了操作空间。这种做法既不会被人说成是“软弱”,也不会被批评为“过于强硬”。
最重要的是,这个“暂停”给了美国人一个明确的信号:咱们愿意谈,但不是无条件的。你要是在谈判桌上耍花招,那对不起,调查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未来怎么走?
不管这次瑞典谈判结果如何,有几个趋势是明确的:
第一,国产替代的步伐会继续加快。杜邦事件给国内企业敲响了警钟,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中美经贸关系会继续在博弈中前进。谁也离不开谁,但谁也不会无条件妥协。
第三,技术合作与竞争会并存。在一些领域会继续合作,在另一些领域会激烈竞争,这就是未来的常态。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在国际博弈中,时机和策略比什么都重要。
咱们这次选择在谈判前夕暂停杜邦调查,既展现了善意,又保留了主动权。这种做法值得点赞。
不过,真正的考验还在谈判桌上。美国人要是真心想谈,那咱们自然欢迎;要是想耍花招,那也别怪咱们不客气。
毕竟,咱们给台阶,可不等于没有底线。
你觉得这次瑞典谈判会有什么结果?美国人会不会在俄伊石油问题上继续纠缠?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一起来聊聊这场即将开始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