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万!笃定4强的答案?杜锋:要谨慎三思啊
182
2025-08-21
01 火爆出圈的“苏超”,浙江球迷有点馋
最近,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意外火爆出圈,真是热闹。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代表队杀得难分难解,比赛接连刷屏社交媒体,被全国吃瓜群众津津乐道。有人感慨“足球氛围太好了,人家江苏是真懂怎么搞群众足球!”包邮区的邻居浙江呢?尽管浙江的足球赛事“浙超”也走过十年路,但风头暂且跟不上人家。揭幕战杭州钱唐队1:0战胜萧山华丰后,赛后网友倒是玩起了梗,“葱包桧战胜了萝卜干”这俩地方特产硬被扯进了赛场,还是挺能逗乐浙江球迷。但讲真,“苏超”的热闹劲儿目前浙超确实欠点火候。
02 从“葱包桧VS萝卜干”到全省体育改革,浙超有点自己的路子
这次“浙超”比赛虽然被戏称为“包邮区足球邻里饭桌之争”,但它跟“苏超”确实有很不一样的味道。最大亮点就是“分级制度”,也被称为“金字塔体系”。实际上这种做法甩出大多数业余足球赛事几条街——除了11个地市的冠军队晋级总决赛外,表现优异的队伍还可以借助中国足协中冠联赛冲击职业联赛,这就打通了业余和职业的壁垒。换句话对于那些草根球员来“浙超”不仅是一场路边赛,而是一条踏上职业足球梦想的阶梯。
今年“浙超”赛事体系又有新动作,“2025浙超联赛精英联赛暨省足协杯赛”首次开放报名给全省所有业余草根球队。这次赛事不仅有淘汰制助力提升竞技性,而且还给予优胜球队代表浙江参加中国足协杯的资格。这含金量确实很大,要知道中国足协杯可是职业队都要打的全国性竞赛,机会可遇难求。有人“浙超”用了十年回答一个问题——如何让足球扎根各个角落。”
03 城市VS企业,“苏超”与“浙超”风格差异明显
这两大“省内足球联赛”,光看名字就能感觉到风格差异。“苏超”的球队以城市为名,南京队、苏州队、无锡队、常州队等,城市标识直接拉满地域归属感。这种简洁明了很容易在比赛中激发地域情感,江苏球迷心里立马有归属感。球场上拼的是城市和这片土地。再看“浙超”,球队名则是城市+企业或者其他,比如“杭州钱唐”、“萧山华丰”,名字倒是接地气,但相对来说少了点“地域荣誉感”的味道。不少网友吐槽浙江不如效仿苏超,直接搞义乌VS金华、“小商品之都”商战版本,话题度拉满。至于球衣上印满赞助商LOGO、替补席坐着跨境电商老板,这种脑洞虽搞笑,但让人不禁问一个问题——“浙超”的风格是不是还需要再火辣几分?”
04 “浙超”的草根情怀和职业梦想
要说“浙超”虽稍显沉寂,但路径稳健。光是“分级制度”和中国足协中冠联赛的联动,就为许多草根球队点燃了希望。有人形容,“浙超”是基层足球“养成系”的典范,它让不少踢球“菜鸟”也能有机会站上省级舞台,甚至冲击职业赛场,“职业梦想离草根近了一步。”这种体系设计很适合浙江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也是很多省级联赛需要借鉴的智慧。
“2025浙超精英联赛”也再度表明了浙江足球的格局——不仅仅停留在现有的18支俱乐部,还广泛对全省草根队伍开放报名。到时候优胜队还能和浙江FC、杭州钱唐、温州FC等职业队一起参加2026年中国足协杯正赛,这真是一手发展“群众足球”+职业平台的好牌。
05 足球的“包邮区”正在热起来,两者最终向同一个目标
“苏超”玩情怀,拉地域;“浙超”打基础,扎根底层,这两种路线走着走着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把足球变成普及、“老百姓愿意跑上绿茵场,参与这项运动。”有网友说得好,足球不仅仅是职业圈子的专属,它属于每一个想挥汗如雨、追逐理想的人。
如何让活动“破圈”,不是简单几场高光战役,我们需要更多业余赛事通过创新赛制组织吸引百姓参与。而从“苏超”的好玩草根到“浙超”的点燃草根,包邮区的足球氛围已经逐渐拉满,浙江足球十年沉淀,江苏足球破圈劲爆,展现了两种推动群众体育的绝佳方式。谁更好?谁更火?可能两者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足球成为这种土地的文化符号和大众热爱。
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