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疆战火到高原哨所:89式100毫米迫击炮的40年军旅生涯
191
2025-07-11
最近网上有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说的是一位问界M9的车主,在海拔将近六千米的西藏雪山上陷车了,后来被成功救援。
本来这是个好事,体现了咱们现在车辆服务的进步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
可这位车主发了一个感谢视频后,却被全网追着骂,说他是“现代版农夫与蛇”,忘恩负义。
这件事从一个惊险的雪山救援,一步步发酵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骂战,这里头的曲折和误会,值得咱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看看一件本来挺正能量的事,是怎么被一步步带偏,最后弄得一地鸡毛的。
事情的开头是这样的。
一位姓谷的先生,开着他的新座驾问界M9,带着老婆孩子去西藏自驾游,挑战一个叫拉琼拉垭口的地方。
这地方海拔有5830米,路况非常差,都是冰雪和烂泥混杂的冻土路。
结果不幸发生了,他的车四个轮子都深深陷进了泥里,动弹不得。
在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环境下,手机也没信号,一家人可以说是陷入了绝境。
好在问界M9有个特别的功能,就是能打卫星电话。
谷先生就用这个功能联系了问界的官方售后,对方很快就答应会安排救援。
过了几个小时,救援力量真的来了,来了一台专业的救援拖车,还有一台看起来非常硬派的越野车,是一辆方程豹豹5。
经过一番努力,谷先生的车被成功拖了出来。
脱困之后,谷先生的心情非常激动,感觉就像捡回了一条命。
于是他录制了一个短视频,发到了社交平台上。
视频里,他主要就是盛赞问界官方的售后服务,说他们响应速度快,救援特别给力,在那种极限环境下也能找到人来救他,让他觉得特别靠谱。
问题就出在这个视频上。
视频发布后,评论区立刻就炸开了锅。
很多网友,特别是越野圈的一些人,开始指责谷先生。
他们的理由是,现场救援的主力明明是那台方程豹豹5,是豹5的车主用绞盘费了老大劲才把他拉出来的,可谷先生的视频里对这台豹5和它的车主几乎提都没提,感谢的话全给了问界官方。
于是,“忘恩负义”、“白眼狼”这样的帽子就扣了上来。
更有人言之凿凿地说,看过完整的救援录像,是谷先生故意把方程豹救援的关键画面给剪掉了,目的就是为了只突出问界,这种行为太不地道了。
一时间,舆论汹涌,谷先生从一个需要同情的受困者,变成了人人喊打的道德败坏者。
但事情的真相,真的像网上骂的那样吗?
随着更多信息的披露,大家才发现,这中间存在一个天大的误会。
咱们得把事情掰开来,站在两个车主的角度分别看一看。
先说问界车主谷先生。
他被困在雪山上,他唯一能求助、并且也确实求助的,就是问界官方。
他通过官方渠道请求救援,并且事后也支付了将近一万块钱的救援费用。
当他看到拖车和方程豹一起来的时候,他的认知里,这两台车都是问界官方为他安排的整个救援服务的一部分。
这就好比我们叫了个搬家公司,来了两个人一辆车,我们最后感谢的肯定是这个搬家公司,而不是单独去感谢其中某一个师傅或者那辆车,因为这是我们花钱买的整体服务。
所以,谷先生感谢问界官方,在他的逻辑里是完全说得通的,他是在为自己购买的服务点赞,他并不知道那台方程豹背后还有别样的故事。
再来说说方程豹的车主石先生。
他其实也是个自驾游爱好者,当时他开着自己的车路过那一带,正好自己的车也出了点小问题,在当地找了个修理厂。
巧的是,问界官方接到了谷先生的求救后,就把这个救援任务派给了这个修理厂。
修理厂老板一看,这活儿不好干,路太烂了,就跟正在店里修车的石先生商量,说你这车越野能力强,能不能去搭把手?
石先生一听是去雪山救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他完全是出于越野圈里那种“天下车友是一家,路上有难搭把手”的江湖义气,是义务帮忙。
他自己也说了,玩越野的,谁没受过别人的帮助?
救人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
所以,石先生的出发点是纯粹的善意,他是去帮修理厂的忙,并不是直接受雇于谷先生。
你看,这么一梳理,事情就清楚了。
谷先生以为方程豹是官方救援套餐里的一部分,所以感谢了官方;石先生是义务帮助修理厂,他也没想过要谷先生单独感谢他。
事后两位车主连线沟通时,气氛也很好,石先生还很实在地说,人家谷先生花了钱给修理厂,我就是搭把手的,凭什么要求人家非得感谢我?
所以,两位当事人之间根本就没有矛盾,所谓的“农夫与蛇”完全是旁观者脑补出来的一出戏。
那一个简单的误会,为什么会闹得这么大,甚至到了网暴的程度呢?
这背后有几个推手在作怪。
一个是现在网络上很流行的断章取义。
谷先生后来在聊天里随口说了一句,坐方程豹下山的时候,因为是硬派越野车,底盘硬,路又颠,把孩子屁股都颠疼了。
这句大实话,被一些人单独截取出来,当成了他不知好歹、得了便宜还卖乖、反过来“羞辱”恩人的证据。
但凡对车有点了解的都知道,硬派越野车为了通过性,舒适度肯定会打折扣,这是常识。
可是在网络情绪的烘托下,常识不重要,帽子才重要。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愈演愈烈的“品牌饭圈化”。
这件事迅速被解读为华为系的问界和比亚迪系的方程豹两个阵营的对立。
于是,一方的粉丝骂“问界车主就是有优越感”,另一方的粉丝就反驳“方程豹就是想蹭热度”。
大家吵来吵去,早就忘了这件事的本质是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的故事,车只是个工具。
救援的善举,被人为地贴上了品牌的标签,变成了互相攻击的武器。
这不仅伤害了两位车主,也毒化了我们国产汽车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支持国货,应该是希望所有优秀的国产品牌都能越来越好,而不是搞内斗,互相拆台。
这件事最终的结果,是谷先生不堪其扰,删掉了原来的视频,无奈地表示“以后谁还敢发正能量”。
而石先生虽然还在路上继续帮助别人,但心里也肯定不是滋味。
一场本可以成为佳话的雪山救援,就这样在各种误解和恶意揣测中,变得面目全非。
雪山里陷住的车,费再大力气也能拉出来,可要是人心里的偏见和隔阂一旦形成,想再消除就太难了。
当每一次与人为善的行为,都可能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被曲解,那以后在路上再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可能很多人在伸出援手之前,都得先掂量一下,会不会给自己惹来一身麻烦。
这才是这件事最让人感到悲哀和担忧的地方。